关于海量数码照片如何管理,我写了个心得,前面先写些废话,干货在后半部。
废话1:普遍的现象
时间:有一天
人物:我的一个朋友
地点:来到我工作室
事件:打开他的笔记本电脑,欲给我看他新拍的照片。
结果:却怎么也找不到照片存在哪儿了!
原来他的文件夹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废话2:胶片时代出质量
胶片时代,摄影师惜片如金,不乱按快门,那时的作品会让你领略到摄影师的“决定”。
每张照片都可能是经过了无数犹豫、纠结、选择恐惧,才换来一个果断的决定。
很可能他一辈子按快门的次数没有我一年按的多,但是他的成功率却是我的几十倍乃至百倍。
废话3:数码时代出数量
数码时代,一卷可拍36张照片的135胶卷的价钱,就可以买到1张4个G的存储卡,可存两千万像素的照片1000张,相当于28个胶卷!
更何况现在谁还带4G卡啊,都是16G起步,32G主流,64G拍RAW,128G显得牛。
电脑硬盘都是以T为单位,还得好几个:
废话4:乱按快门的结果
电脑里要是没有几万张照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照相的。
按快门按到手酸,照片多到数不清,多到自己都不明白当时为什么按的快门了。
废话5:舍不得删除
好吧,不吐槽,谁家的孩子谁心疼,再淘气和没出息也得养着,说不定哪个日后就成了名人,咱不是还指望着他给你换大HOUSE么。
废话6:懒得仔细起名
先只说说怎么管理我们数不清、记不住、找不着的“孩子”吧。
首先,给孩子起名不能马虎:
废话7:起好名有好处
文件起名至关重要。
我们很难做到每个照片的电子文件都起个好名,那么就尽量争取给每个文件夹起好名吧。
一般来说,照片内容不外乎“哪天拍的”“在哪儿拍的”“都有谁”“在做什么”
也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大因素。
时间和地点是必要因素,事件和人物是可选因素。
四大因素齐全,查找更方便,只要记得其中某一两个因素,便能够迅速搜索到。
输入的关键字越少,搜索范围则越大。
记得有一天晚上(时间)五行和小伟(人物)来慧空间(地点)测试索尼A7R,我提议到门外玩一下光绘(事件)。
如果仅输入“慧空间”,一下子就搜出2512个结果:
如果再加上个“五行”,则得到157个结果:
如果再加上“光绘”,就会使搜索定位更精准:
废话8:快有干货了
每多一个关键字,范围就缩小一级,结果就越接近。
越“独特”的关键字效率越高。此例甚至可仅输一个关键字“光绘”,即可精准一步到位。
因为2015年来“慧空间”的人有十几批,“五行”来“慧空间”次数也有两三次,而“光绘”我清楚记得只有一次。
在文件夹起名时,把“独特性”关键字选好,是文件管理效率成倍提高的关键。
结论:
1、文件夹起名要早:如果不能做到朱塞佩老师讲课时曾建议的在相机里就建好文件夹的话,也要在转存到电脑硬盘的当天就做好。
2、文件夹起名要细致,包含的因素越详实,越便于检索。
3、文件夹名称的各个因素排列格式要统一,便于自动排序和直观查找。
4、文件夹名称一旦确定就尽量不改,以免与备份文件不统一,而不便管理。
一开始费点心思认真起名,以后你会享受到它的福利。
这里说到了备份,我不妨再多说一句:
每个文件夹最好都有双备份,本机一份,云端一份。
免费的大容量云盘有的是,阿里云、七牛云、腾讯微云、百度网盘、360网盘、网易网盘……只要你不嫌麻烦(怪笑)。
干货1:至理名言
感谢您耐着性子看我说了这么多废话,在此,我试着翻译了一句经典名言送给您!
电影里的歌词,可能不太准确,但我估计意思对了,请懂外语的朋友批评指正!
干货2:
最后,献上一个全景照片
时间:2015年8月19日
地点:草场地慧空间全景画廊
人物:五行、小伟、李景超、鱼眼龙、我
事件:用一只LED手电筒在五环路边上玩光绘
2 评论